生命從瓜瓜落地開始就在學習,學習不同的東西,學習不同的事物,讓自己漸漸淡忘從前世帶來的記憶,這也是一種「遷移作用」。因為新的事物讓人目不暇給,自然替代先前舊的記憶,這也是方便融入新的這個社會。

        一直很喜歡海德格的「此在」,人出生是在「此在」這個位子,一邊是「默存」的至高靈性區塊,另一端則是受社會化影響後的「封存」自我。嬰兒時期還有機會存在「默存」的一端,因為離前世總是比較近的,記憶裡還存有前世的影像,慢慢的接受「此世」的教化薰陶,前世的記憶逐漸模糊,以致全然忘卻,接替的是這一生要如何生存下去。也因此,默存一端的「本心」逐漸削弱,封存一端的「自我」逐漸在形成,終要等到封存這一端的所有名利不再可以鞏固的維繫自我時,默存那端的「靈性」會探頭出來,試著安撫受傷過的「本心」!

        如果一個人能不隨波逐流,時時檢視自己,讓「初心」不會因此莫入「封存」的彼端。要讓「心」保持清明,就是留點時間從「心」學習,即便是受到社會化的影響,也不致全然拋擲在功利、封存的彼端,而能時時反觀審視自己,讓生命保有最佳的狀態,這樣也算是對原初生命的一種「約束」,不讓這一世發生一些荒唐事件,污了「本然的面貌」。年輕時看過一句話,那是關於對爬山的人的提醒,因為一般人看到的是眼前的一切,總是急急忙忙的趕路,希望能快點到達山頂。但也因為這樣,往往忽略沿途的風光,甚至忘了最初的原意是到山上欣賞美麗的風景,而反而是被「勝利」姿態所取代。

人的一生不也一樣,初衷追求的東西到後來也會變質,或許就是要時時檢視生命的本質,時時把脫韁的野馬找回,讓初發心不背離,這樣方能保持清明,保持當初的原意,讓生命終時的那一天能少些後悔,少了些不可原諒的錯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