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事件十三 
       小美只要心情不好,便會用美工刀割自己的手臂或手腕。他說,看著自己的血慢慢滲出來,感覺蠻好的。透過生命教育能給小美什麼協助?身為老師要怎樣處理最好?

事件分析
        從小美心情不好會用美工刀割自己的手臂、手腕來看,這是一種自我傷害(自殘)的行為。以心理學的觀點看,自殘是一種解脫、克服心靈上極端痛苦的一種特殊方式,自殘行為一旦被學習上身,會像上癮一樣很難戒除的。如果造成情緒波濤的原因沒有移除,通常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用強制方式阻止自殘的動作並不是最好的,有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反彈,甚至激其發狂現象,這就像被剝削的慾望,會演變成另一波更強、更激烈的衝動行為。 
        自我傷害(自殘)者的情緒都有異常的起伏,有的是因為經歷過重大創傷,兒時曾經遭到性侵害,憂鬱症、躁鬱症或自悲感、過度完美等。有的是除此其他一切正常,工作生活如常,只是有此怪癖。自殘通常也會跟「暴食」形影不離,或是交替進行著,根據醫學的觀點,可能跟腦中血清素功能失調有關,如果是這樣還要尋求醫療的協助。
         根據自殘者的自我陳述,「當刀子劃過手腕,我自己也消失了。這麼做的時候,焦點就只在身體的這塊地方,什麼都沒有-腦子一片空白。我開始割很痛。再割深一點點,痛更多了。我移開刀片,傷口更痛,開始流血了。流血意味著我傷得嚴重到足以驅離其他的痛。」這即是以小痛易大痛,以此痛易彼痛的轉移方式,沒有身歷其痛的人是很難瞭解。當一種排山倒海而來的痛苦情緒襲來時,那是不可捉摸的,好似掉入深淵般是極端恐怖、無法自拔的。因此用身體的痛覺把意識從那種痛苦轉移,拉回到「自傷」的這種痛苦。雖然說這是一種「變態」心理,但至少這種痛苦是可理解的、熟悉的,是可以掌控的。相對而言,讓此痛苦立刻獲得紓解,至少是暫時性的,就當時的功能而言,可以說是蠻有效的,雖然這是不好的方法,但是因為沒有學到更安全有效的克服方式,這可以說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吧! 
        以人格心理學來看這種「邊緣型」人格的狀態,這種人的行為是易衝動的,會以一種自我傷害的方式,表達內在所欠缺及渴求的,會以自傷的方式來抒發心理的不滿及恐懼,以及悲傷等情緒,簡單的說,就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吸引他人的目光,轉移他人的焦點。這種人需要他人或家人給予高度的關注,以及維繫其與人的關係,需要經常的被注意,撫平其情緒。 
        青少年階段容易遭遇心理情緒的困擾,在成長轉折期間,因為情緒和人際的問題,出現自我傷害行為的機率會比較高。如何對這種狀態有正確的了解,保持高度的敏感度,真誠接納這類孩子,以包容同情的態度對待他們,鼓勵他們說出心中的痛苦,專注傾聽他們內在的聲音,還有強化他們的自我效能是很重要的。另外是如何引導他們瞭解生命的價值提高挫折容忍度及面對壓力的因應方法育他們如何尋求更多的支持及協助善用社會支持系統,不要使自身陷入孤立狀況,如能這樣可以幫助這些人走出自我傷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