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連續再看東京物語和唐山大地震,不知道是否因為內容感人關係,總之,也是邊看邊拭淚,應該是有感慨引發的情緒,這不也是生命的真實寫照!
東京物語描寫的是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的生活落差,從生活步調緩慢的農業社會進入繁忙競爭壓力大的工商業社會,也相對淡化農業社會那份濃濃的情感聯結,轉為以當前家庭為主軸的生活,顯現都會生活的不簡單與壓力,也看見對金錢、時間錙銖必較的一面。
劇中老父母認了這一切改變,雖然難免有感傷,但也合理化兒女們的改變,看見兒女們戰戰兢兢為生活奔波忙碌,就算沒有多大成就,但也踏踏實實生活著,對此,還是感到欣慰與幸福。尤其老母親在去世前遠行見過所有的兒女,至少在她離開人世前少了些遺憾,也因為看見兒女的近況安慰的離開了。
這是一部很好的親情倫理片,隱約描繪內心掙扎與無奈,活在世代交替、社會轉變的年代,有得必有失!如何調適社會的轉變與兩代間的不同調生活模式?似乎在今天的代間社會也是相差無幾。
至於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在警世人類天災的無情與無奈,當我們遇到生死抉擇那一刻真的是兩難!遇到生死關頭需要有所抉擇的兩難困境下,被犧牲的是否真會怨一輩子,甚至深入潛意識把怨怒帶到下輩子投胎去?這是值得深思化解的。
這部片開始於唐山大地震,終于30多年後的汶川大地震。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死亡、失散,當初被犧牲的雙胞胎姐姐意外在死人堆裡活過來,帶著對母親抉擇的不諒解與怨恨活了30多年,直到汶川大地震,因為參與救災有了感悟與理解,又意外與因當年地震殘疾的弟弟相遇,才化解多年的心結與怨怒,最終與親人團圓。這是一部親情倫理牽扯、無奈的片子,內容值得我們深思與提醒。
談生死,最重要是「活在當下」,華人的人生哲學就在如何安身立命?這也符合當前生存年代的警世,在全球天災不斷的今天,活在當下,珍惜當前擁有的,過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留言列表